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 安徽省教育廳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實施意見
各市教育局,各高校、廳直屬中專學校,委廳機關各處室,廳直屬各事業單位:
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促進機關效能建設的通知》(皖政辦[2006]33號)精神,我們制定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實施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
二○○六年六月九日
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廳
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實施意見
為切實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意見》和省委、省政府辦公廳的通知精神,加大委廳機關和全省教育系統推行政務公開的力度,切實加強效能建設,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領導
推行教育政務公開事關我省教育改革、發展和穩定全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把推行政務公開作為加強效能建設的重要內容,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精心制定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成立以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分管負責同志為副組長,有關處室負責同志參加的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在黨委和行政統一領導下,成立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本地區、本單位的政務公開工作,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形成黨委統一領導,行政支持、紀檢、監察、工會協調監督,業務部門各負其責,干部、教職工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
二、明確政務公開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進一步推行教育政務公開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精神,以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為目的,提高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系統行政行為的透明度和行政效能,創新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切實加強對教育行政權力的監督和制約,促進勤政廉政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努力構建和諧的教育環境。
進一步推行教育政務公開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依法公開的原則。政務公開工作要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進行,做到合法、規范。
2、真實公正的原則。公開的內容必須真實可靠,并充分體現在事前決策、事中實施、事后結果的全過程中,辦事的結果應當公平、公正。
3、注重實效的原則。要從有利于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出發,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循序漸進,講求實效,避免形式主義。
4、有利監督的原則。要方便群眾辦事,便于群眾知情,有利于人民群眾行使監督權。
三、明確政務公開的內容
(一)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政務公開的內容包括:
1、向社會公開的內容
(1)委廳以及各部門的職能、服務項目、辦事制度、辦事程序、辦事時限及監督途徑;
(2)委廳年度工作目標及執行情況;
(3)委廳制定的涉及人民群眾利益的重要教育政策規定及事關全省教育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實施情況;
(4)行政許可實施項目名稱、許可依據、申報條件、申報材料目錄、辦理程序、承諾期限和收費標準等;
(5)上級政府或部門下撥的專項經費分配使用和管理情況;
(6)接受捐贈款物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7)招生考試政策,專業課程設置,計劃,錄取程序和辦法、時間安排、分數線、錄取結果等;
(8)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政策、收費,畢業生就業派遣和改派的程序、時限、結果等;
(9)教師職務、教研科研項目、重點(示范)學校(專業、學科)、表彰先進等方面的評審條件、標準、程序、結果以及管理辦法等;
(10)教育收費項目、標準和依據;
(11)人民群眾關心的其他問題。
2、向委廳機關內部公開的主要內容
(1)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情況;
(2)機關內部的財務收支情況;
(3)機關干部任免、交流、考核、獎懲的有關情況;
(4)干部職工關心的其它重要事項等。
(二)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政務公開的重點內容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和學校的重大改革、發展規劃及決策程序;
2、涉及干部、教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包括干部任用、業務考核、職稱評聘,評先晉級等;
3、涉及學生切身利益的事項,包括三好學生、優秀干部評選,小學升初中,特貧學生補助等;
4、招生考試情況;
5、教育收費情況;
6、經費使用情況;
7、大宗物資采購和基建、維修、改造、招標情況;
8、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情況;
9、人民群眾和學生、教職工關心的其他重要事項。
四、完善政務公開的形式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進一步拓寬政務公開的渠道,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一)通過教育政務新聞發布會、印發教育政務信息??刃问?。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通過不定期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聞通氣會等形式,同時通過編印《安徽教育通報》等各種簡報、指南等公開重大事項、重大決策等。
(二)充分利用網絡、報紙、電視、電臺等媒體。安徽教育網是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政務公開的主要渠道,所有需要公開的內容都要在安徽教育網刊載。同時,通過報紙、電視、電臺等及時公布重要事項和人民群眾關心的重要政策。我們將建設好自考網、招生考試網、就業網等網絡,通過網絡為人民群眾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務。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也要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并加強與有關新聞媒體的聯系,建立穩定的教育政務公開渠道。
(三)設立教育政務公告欄(墻、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繼續在辦公樓設立觸摸屏和專欄,公開委廳的職能、辦事指南等,將處室負責同志的具體職責制成匾,掛上墻,為每一位工作人員制作桌卡,公布姓名、職務,并配制胸卡。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建立規范的、固定的政務公開專欄(墻),在便于群眾觀看的地方設置公開欄、并在公開欄旁設立意見箱和公布舉報電話。
(四)集中辦理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教育行政許可事項。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所有行政許可項目一律進入省政務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服務。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也要按照當地政府的統一部署,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務。
(五)積極探索通過社會公示、聽證和專家咨詢、論證以及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群眾參加會議的形式,公開教育重大政策的決策過程和結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在重大政策出臺前,將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充分發揚決策民主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在出臺涉及群眾利益的重大政策前,也要廣泛征求社會和群眾意見。各級各類學校要堅持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所有學校每學期都要召開一次以上教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教職工會議。
五、加大對政務公開的監督檢查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領導要將推行教育政務公開納入目標管理責任,納入部門及干部個人的工作目標管理責任,作為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
要加強檢查,通過明查暗訪、聘請社會監督員、群眾評議以及與有關部門聯合開展檢查等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地對教育政務公開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抽查,并將檢查結果公開通報。
紀檢監察部門要積極協助黨委和行政做好監督檢查,對不認真履行職責,違反公開辦事制度的單位和人員,要作出嚴肅處理。要建立健全來信、來訪、來電接待制度,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認真查處,及時解決,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將把落實教育政務公開的情況作為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工作考核和評估的重要內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根據本《意見》精神,結合各自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