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營造大學生創業良好氛圍
作者: 管理員
發布部門: 安徽中醫藥高專
發布時間: 2015-06-13
點擊數:
按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大學生創業還存在不少問題:人數過少,創業人數不到畢業生人數的1%;創業成功率過低,大學生創辦的企業能長期堅持下去的很少。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從政府、社會、企業、高校、家庭各個方面去共同努力,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氛圍?!?/strong>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眲摌I可以增加就業機會,是落實建設新型國家戰略的需要。大學生創業既是我們教育體制改革和高新技術產業跨越式發展的動力源,也是繁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速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源。大學生創業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生創業不僅可以解決自身的就業問題,而且能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br>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大學生創業存在不少問題:人數過少,創業人數不到畢業生人數的1%;創業成功率過低,大學生創辦的企業能長期堅持下去的很少。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從政府、社會、企業、高校、家庭各個方面去共同努力,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氛圍?!?br>
政府要扶持大學生創業
政府在大學生創業方面的職能是要秉承“服務型政府”的理念,制定鼓勵創業、支持創業、服務創業,保護創業的公共政策。如何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系統、完善、積極有效的創業政策已成為目前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br>
要完善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法律法規。大學生創業政策法規涉及教育、科技、人事、計劃、財政、金融等諸多部門,這就要求政府做好統籌和協調工作,制定統一的有利于大學生創業的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br>
勞動保障部門要推動創業大學生的失業保險的建立,為大學生創業解決后顧之憂;公安部門要解決創業大學生的戶口和自由流動的問題;人事部門要提供人事檔案存放和職稱評定;工商、稅務部門在降低企業注冊資本、簡化企業審批手續,稅收優惠、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方便。建立創業服務體系,成立專門的大學生創業扶持機構,為大學生提供創業咨詢,創業項目平臺、創業培訓等全方位的服務。構建大學生創業信息體系,重點分析和預測社會發展對未來創業機會的影響,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信息服務。政府還可以聯合各方面力量拓展大學生創業的融資渠道,建立“大學生創業基金”、“新技術援助基金”,從而使大學生創業融資多元化,解決大學生創業面臨資金缺乏的最大障礙?!?br>
社會要提供良好環境
全社會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業氛圍,從輿論導向、社會宣傳、價值觀念上鼓勵創業,崇尚創業。要尊重大學生的創業選擇,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強有力的社會支持。要引導人們改變觀念,讓創業的學生感到“社會上有地位、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有實惠”。通過各種媒介渠道宣傳大學生中的創業典型,鼓勵大學生向這些先進人物學習,投入到火熱的創業生活中去,為祖國的建設多做貢獻。同時社會還要通過各種渠道,宣傳創業政策,讓更多的大學生了解在創業上的優惠政策,并把這些優惠政策切實用好?!?br>
充分發揮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的作用。通過這些組織開展項目評估、辦理政府小額創業貸款,承擔創業貸款擔保風險,對高校創業成果進行有效的監督。通過非政府非營利組織機構為大學生提供創業信息服務、技術咨詢服務、市場指導、創業人才服務等項目。大學生創業的中介機構,可以為大學生在創辦企業、尋求相關企業,資金支持和法律、政策咨詢等方面提供幫助,搭建平臺?!?br>
對大學生創業來說,更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沒有公平競爭的環境,在市場運作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潛規則”,這種環境不僅不可能吸引大學生去創業,而且也會破壞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應該是公平的、合理的、透明的,只有這樣的競爭環境,才可能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去創業,才可能促進中國經濟高速正常的發展?!?br>
企業要提供創業支持
發揮“智囊團”作用,進行創業指導。智囊團是指由一些創業成功的企業家、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及社會知名人士所組成的、為高校實施創業教育提供經驗及資助的組織,是大學實施創業教育的重要外在力量。比爾·蓋茨等名人經常到大學進行創業演講,鼓勵大學生創業。學校要邀請成功的企業校友到學校指導大學生創業,解答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去幫助教育大學生創業?!?br>
建立創業實習基地,提供相應扶持。大學生從創業動機到實際創業,中間有許多環節,如果企業能為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這對大學生創業無疑是非常有益的。大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了解到企業的現實情況,進一步確定今后的創業方向,并能提高創業的成功率。企業還要為大學生開展創業實踐活動提供廠房和軟硬件設施方面的支持,提供富有創業經驗的兼職教師,彌補學校創業教育的不足。企業還可以對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比較好的、有投資前景的項目進行資金、技術、市場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br>
重視“產、學、研”結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企業可以依托高校創業中心,通過企業與社會廣泛的外部聯系,包括科技園、風險投資機構、創業培訓機構、創業資質評定機構、小企業開發中心等形成一個高校、社區、企業良性互動式發展的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有效地開發和整合社會各類創業資源,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幫助?!?br>
高校要做好創業教育
學校是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主戰場,必須為學生提供更多機會,創造更多平臺,加強外界聯系,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和社會資源,營造有利于大學生創業的環境和條件?!?br>
開設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創業課程是高校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的主要形式,創業課的大綱化、體系化、制度化已成為一個趨勢。通過開設創業教育課程,讓大學生認識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以培養他們的創業意識。高校在創業教育課程內容上,要將創業理論的深度、實用性以及操作性結合起來,還要開設與創業緊密相關的工商、稅務、法律、財會、經濟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課程?!?br>
培養創業教師。創業教育的授課教師,多數沒有創業經歷,理論與實踐存在嚴重脫節。高校加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是決定大學生創業水平的重要因素?!?br>
調整教學安排。學分制是一種有效的教育管理的制度,它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學習時間,學生們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充分發揮個人的潛能和創造力。推行彈性學制,解決大學生創業與學業之間的矛盾,允許學生提前畢業或者休學去創業?!?br>
積極組織開展大學生創業實踐。為了有效地開展創業教育,各高校要根據學校資源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及特點,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業計劃或組織大學生創業實踐,使產生在大學生中的“好點子”“新思想”“好想法”真正付諸于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高校能給予大學生必要的指導和扶持,積極創辦孵化器,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增值服務?!?
家庭要支持孩子創業
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既是自己人生中的重要選擇,也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家長作為大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對大學生創業選擇有著重要的影響,家庭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與否,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影響大學生能否走上創業之路。我們的調查表明,如果孩子的父母有創業經歷或是家庭有經商背景,對大學生創業能起到更積極的影響。家庭支持包括親人在資金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的支持。精神支持是指家庭贊同大學生的創業行為,能夠容忍為創業所失去的機會成本和創業失敗的損失,減輕大學生創業初期的心理的壓力?!?br>
家庭社會關系也會給大學畢業生在創業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不論是在創業資金的籌備,還是創業項目的選擇以及創業機會的掌握等方面,家庭社會關系都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